冬季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目前,济宁市政府在全市部署开展环保督查“大快严”百日集中行动和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促进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今年以来,济宁市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1—10月份,全市PM2.5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2.1%,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在京津冀“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中,我市获得PM2.5浓度最低、改善幅度最大的“双第一”,但是进入11月份以来,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下滑,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针对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区域性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早谋划早部署,全面制定各项防控措施。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日前,市政府组织成立14个工作组,深入县市区和企业全面开展昼夜检查。
12月7日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明先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检查了拆迁工地抑尘、清洁煤替代和煤炭系统监控平台运行情况。
在任城区仙营片区拆迁工地,傅明先认真查看抑尘措施落实情况,要求所有工地严格执行冬季“封土行动”,进一步修订导则,采取加严加密的措施,对没有批准且达不到要求的工地一律停工。
傅明先十分关心群众清洁取暖这一重要民生工程,为掌握清洁煤替代工作进展的真实情况,傅明先采取不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的方式,晚上来到居民家中,每到一户,他都详细了解居民取暖方式、清洁煤供应使用等情况,询问家里是否暖和,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他指出,各县市区和行业主管部门要集中抓好散煤治理,逐户进行细致排查,确保如期完成清洁煤替代工作。要把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放在首位,因地制宜,抓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实施,保障能源供应,让群众过一个温暖、清洁的冬天,做到既有效改善大气环境,又切实改善群众生活。
在市煤炭局监控平台,傅明先仔细查看煤矿储煤场、煤矿PM10和煤矿煤场智能喷淋监控数据,要求严格按导则实施堆场码头覆盖喷淋,加大抑尘密度力度,坚决完成好煤炭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任务。
近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永生,副市长周凤文、任庆虎也深入相关行业和县市区开展昼夜检查,督促各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同时,我市将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细化为六条工作线,即散煤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餐饮油烟治理、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和组织保障六条工作线,各工作线上的责任部门、单位负责人也深入全市各地,积极开展督导,现场解决问题,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目前,我市编织起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细密网络,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全面打赢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完成全市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为全市人民守护好蓝天,推动济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