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不仅为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为实施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过去是盼温饱,求生存,如今是盼环保,求生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讲,就是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浓墨重彩地总结和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变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特别是报告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要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既要看到挑战,勇于担当,也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对于环保系统而言,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坚持把十九大确立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融会贯通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领域和环节,对照生态环保事业发展三个时间节点,扛起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当前正在开展的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深入持久地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力度抓生态、抓环保,擦亮“烟台蓝”这张靓丽名片,确保环境质量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一是要全力抓好环保“后督察”工作。抓环境保护,怕的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难的是一以贯之、善始善终,要的是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保障环保督察很重要,问题整改落实更重要;过去的成绩值得肯定,今后的工作更加需要脚踏实地去干。要着眼于“信访案件处理到位、存在问题整治到位,切实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成果”这一目标,持续推进环保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确保经得起群众、上级和历史的检验。要针对整治攻坚行动“回头看”,对照信访案件和突出问题整改清单,立即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不仅对存在问题逐一核查涉案单位和企业的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对企业的水、气、噪声、固体废物等各类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切忌弄虚作假、虚报瞒报,久拖不办、落实不力,草率办结、应付过关。
二是要强力推进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各级环保部门要继续把综合整治攻坚作为硬性任务、刚性指标,按照清单要求,坚决改、彻底改、全面改,确保见底到位。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坚决完成燃煤污染治理、散煤清洁化治理、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城市扬尘管控四项重点,确保年内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同比改善10.3%,PM10同比改善7.9%,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基础上实现同比改善;从2018年起,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水环境质量改善方面,要彻底解决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污水直排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确保年内河流断面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全面完成所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建成区内所有黑臭水体整治任务。自然保护区违规项目整改方面,要加快推进违规建设项目的拆除和修复工作,确保年底前环保部遥感监测和省专项检查通报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要强化环境监管,提升环保执法威力。坚持环境违法“零容忍”和铁拳铁规执法治污,严厉打击超标排污、倾倒危废、数据造假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用足用好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拘留、追究刑事责任、信用联合惩戒等措施手段,依法严惩超标排污、偷排偷放、恶意违法排污的企业及相关责任人,从速查处群众举报线索,做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生态环保是企业的生命线,严守环保法规,坚持绿色发展,提高的是企业绿色竞争力,增强的是企业生命力,锤炼的是企业硬实力。解决企业层面的环境保护突出问题,首先要靠企业“自律”,各个企业要着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坚持自觉整改、主动整改;同时要靠“他律”,对环境违法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无论贡献多少,都要一视同仁监管、一把尺子量责、一个标准执法,都要做到“零容忍”,都要做到“无例外”。更何况,一旦破坏了生态环境,你的企业做得再大、利润再高,也都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四是要通过环保倒逼新旧动能转换。生态环保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模式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烟台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烟台市的重工业比重达到70%以上,能源结构相对单一,燃煤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占能源总量的7成以上。要抓住用好我省建设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培育新动能,加速壮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要坚定不移把工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和突破口,加快改造提升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黄金、现代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海工装备、核电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奋力推动烟台制造向烟台智造、烟台创造跨越,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要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由“小”到“大”、循环经济由“点”到“面”、能源结构由“不可再生”到“可再生”。要抬高环保门槛、提升环保标准,坚决不上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项目,坚决不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风电、尾矿库等项目,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拒批,既保护好绿水青山、碧海蓝天,又实现绿色发展、永续发展。
五是要进一步压实责任抓落实。抓好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必须敢于担当,必须铁肩担责,必须铁腕执纪!环保部门要决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次到位、整改一次达标,瞪起眼睛、对照清单、逐个销号,从严从快从实抓好整改,确保每一项任务如期完成,决不允许搞变通、决不允许打折扣、决不允许不作为。要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要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担负好制定环保规划、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环保公共设施、提升环保监管能力等职责。要压实部门的监管责任。环保部门要严格履行统一监管职责,加强对环保重点事项的跟踪调度,加大对环保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唱黑脸、当先锋、打头阵;其他只要涉及到环保工作的部门,都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分兵把口、密切配合,确保在环保问题上履职到位、监管到位。要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各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经营,该有的环保投入一定要保证,该配套的环保设施一定要配套,该执行的环保制度一定要到位。在这个问题上,不允许讨价还价,不允许选择性执行。环保监管执法部门要打破常规,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一竿子插到底”,实行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直奔企业、直奔现场,盯紧问题、限期治理、常态曝光,不见成效不收兵,不达目的不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