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政务微博政务微信“12369”网络举报平台 WAP版 网站地图
单位职责 领导简介
机关处室 直属单位
联系方式
公开指南 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开年报
政府文件 申请反馈
办理指南 在线申报
在线查询 公示中心
下载中心 在线咨询
网上调查 民意征集
在线访谈 您的建议
曝光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学习贯彻十九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专题学习交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千年大计
发布日期:2017-12-28      来源:     作者:临沂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立新

  党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在多处涉及,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点方向与方略,是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的主基调,报告既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又指出工作中的不足,特别是第九部分重点部署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指导方针和基本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已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新高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中,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作为当代环保人,就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深入领会和践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岗位、担当有为、干事创业,为建设生态山东、美丽临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在临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上下齐抓共管、铁腕攻坚,打了一场环保治理攻坚战,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临沂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的“临沂模式”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得到环保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更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天更蓝了。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16年综合指数居全省第7位。今年1-10月份,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9位,PM2.5、PM10、SO2浓度同比分别改善9.7%、11.6%、25.0%,优良天数180天。“白天蓝天白云,夜晚繁星闪烁”已成为常态。水更清了。在2014年代表山东迎接国家重点流域治污核查中,获淮河流域和全国9大流域25个省(区、市)“双第一”。今年1-10月份,13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36个市控断面综合达标率81.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考核指标全部达标,基本实现了重点河流水质“目视清澈、水中有鱼”的目标。 

  临沂环保工作成绩斐然,但依然任重道远。从中央环保督察情况看,临沂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基础还不牢固,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不合理、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就像“三座大山”压在我们头上。下一步,随着治理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央、省环保督察的持续推进,必须牢固树立“治本”思想,着眼长远搞好产业布局,科学制定区域总体规划,倒逼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逐步推动环保工作由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由被动监管向主动防控转变,坚持标本兼治,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还社会和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强化攻坚,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发展。严格落实“气十条”。持续开展“铁腕治气”,突出“减煤、控车、抑尘、除味、增绿”等重点,认真制定实施大气攻坚行动计划,坚持联防联治、全民共治,统筹推进工业、扬尘、机动车、散煤等重点任务,分行业、分区域持续实施集中攻坚,坚决将大气污染防治进行到底,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严格落实“水十条”。全面实行“河长制”,积极实施综合治水,强化“点源治理、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河流生态”四级递进的流域治污模式,按照“截污、导流、清淤、处理、活水、景观”的整治要求,全面开展水质保障攻坚战。严格落实“土十条”。重拳出击科学治土,精准实施《临沂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严守生态红线,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固废和危废处置场所建设,提高处置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同时,不断加大涉危废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打击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违法行为。强化生态保护。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大造林力度,建设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绿色通道,绿化城区裸露土地,绿化彩化荒山,退耕还林、还果,逐步建立以绿色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方位刚性执法监管。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环境执法“拉网式”排查整治、环境重大复杂问题专案稽查和环境执法稽查后督察,持续开展“环保夜鹰”行动,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信息公开。对所有重点排污单位实时监控,完善建设“智慧环保”监控平台,实施省、市、县区三级联网。在电视、报纸开辟“向大气污染宣战”“环保在路上”等专栏,对企业治污、县区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建立环保“红黑榜”制度,每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违法企业信息,列入环保诚信“黑名单”,并抄报发改、财政、银监等部门,强化政策约束。 

  二、标本兼治,推进环境保护向纵深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关停搬迁,规划建设集中区,大力发展主城区高端高质的品牌企业,加快推进行业整合提升,退出低端产能、发展高端产能,促进转型升级,在中心城区以外合理布局企业链条。优化能源结构。临沂市煤炭年消耗量2500多万吨,占能源消耗的70%左右。要大力推行“电代煤”、“气代煤”,中心城区范围内禁止新增燃煤项目,改建项目一律实行“减量替代”,严格落实责任跟踪制度,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再新批涉气排放项目。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临沂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42万辆,其中重型柴油车9.88万辆,尾气排放点多量大。必须大力发展铁路物流,严查高污染排放车辆,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实施畅通工程,最大限度减少尾气污染,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根据主城区布局紧凑特点,在各功能区之间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形成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空间格局。严格落实扬尘称重考核、全天候洒水保洁、密植主城区绿化等长效措施,规范监管建筑工地、城市道路、渣土车等,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完善矿山生态修复办法,制止自然保护区违规开发活动。完善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科学测算适养量,规范治理设施,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制定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修复主城区污水管网,分片推进雨污分流。增设监测站点,进一步拓宽污染源监测面,实时掌控环境质量状况。加快推进郯城、沂水、临沭危废集中处置项目建设,确保早日正常运行。 

  三、坚定信念,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环保队伍。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新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需求。切实增强环保本领。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省以下的环保机构监测执法监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条块结合、权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环保管理体制,不断强化临沂市环保系统党员干部学习本领、创新本领、应急本领,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强化作风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执行全省环保系统“六严禁”和临沂环保“十项禁令”,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问题,严格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环保队伍,为建设美丽沂蒙、魅力山东贡献力量。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365bet游戏网站 联系电话:0531-86106112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3377号,邮编:250101

网站管理:山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山东省环境信息与监控中心

Copyright 2012 sdein.gov.cn 鲁ICP备:0904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