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进一步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
(一)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监测站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党员干部职工集体收看收听大会开幕实况,聆听了习总书记所作十九大报告;参加了全省环保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部署动员大会,听取了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安德讲话;制定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在省监测站官方网站设立了“学习贯彻十九大”专栏,组织党支部委员、党小组、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组织中层及以上党员干部,参观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同志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与日照市环境监测站的党员干部相互交流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情况,共同深化对十九大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处级干部和党支部委员参加了省厅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用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些重大论断决策部署,都与环境监测密切相关。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按照十九大报告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快构建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断提升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支撑政府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十八大以来环境监测领域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走向了生态文明新时代。出台了环境保护基本法--新环保法、保护资源环境长效机制--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意见、以考核为导向推动工作--水气土“三个十条”,建立了宏观治理体系--“1+N”督政、微观治理体系--排污许可等制度。改革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体制,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环保税取代排污费,推行网格化管理,实施浓度与总量控制并轨,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等都是新时代环境管理的必然选择。这些决策部署为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指明了方向。特别是2015年以来,中央深改小组连续研究通过了三项有关环境监测的重大改革举措:一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二是《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三是《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这在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充分说明了环境监测的极其重要性,充分说明了中央对环境监测的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形势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政府主导包办监测到政府监测、企业自测、社会监测并举,从实验室测试到手工监测、自动监测、立体监测、遥感监测齐进,从环境监测信息孤岛到生态文明建设大数据,给环境监测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必须看到这种深刻变化,适应潮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
二、努力开创新时代环境监测新局面
(一)十八大以来环境监测主要工作成就。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环境监测战线干部职工,顶酷暑、冒严寒,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以省监测站为例,十八大以来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有效支撑了省级环境管理,围绕中心工作,全面完成了环境监督性监测、预警应急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监测质量管控、业务技术培训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二是监测能力显著提升。仪器设备原值增加了一倍多,达到1.45亿元,初步形成便携、车载、无人机、实验室仪器四位一体的监测装备体系,总体监测能力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遥感监测能力进入全国前列;三是监测技术储备显著增加。监测人员持证项目总数、人均持证项目数在全国省监测站名列前茅,先后获得20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省环境标准的编制工作,比十八大前的总和还要多,超低排放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环境应急监测、生态状况监测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四是各类人才辈出频出。8人被评为环保部环境监测“三五”人才一流专家、25人被评为技术骨干,入选人数全国最多。12人担任国家级、省级环境监测专家。22人通过高中级技术职务评审,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作人员得到晋职晋级。五是监测文化实现突破。提出了“科学、诚信、实干、创新”的监测工作新理念,设计制作了省监测站站标,建成首个职工阅览室,建设了监测文化墙,官方网站上线运行,编印了建站38年《省站记忆》纪念画册。近几年,省监测站集体及多名个人受到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的表彰,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全国环境监测有关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有十几个省区市同行前来考察交流学习。
(二)开启新时代环境监测新征程。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环境监测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全省环境保护“13691”工程,即“树立一个理念、围绕三条主线、落实六大责任、实施九大措施、实现一个目标”的总体思路,推动环境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跳出监测看监测、跳出环保看监测、跳出环保看环保。随着环境监测体制机制和环境监管政策制度的变化,环境监测的工作任务不减反增,重心也将发生转移,主要是数据分析应用、遥感立体监测、监测质量管控、预警应急监测、监测技术储备、监测人员培训、复杂样品测试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新时代环境管理制度,需要变革环境监测模式,全面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环境监测提出的新要求。二是谋划新形势下监测工作。举办现阶段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论坛,分析环境监测新政策、新形势、新情况,探索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召开环境监测站长座谈会,交流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厅党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一系列论断决策部署,分析环境监测新形势,梳理环境监测新任务,探讨下一步环境监测工作思路和打算,推进环境监测事业不断发展。三是科学布局监测基础工作。根据新时代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点位优化、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环境执法监测技术规范、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管、地表水环境安全预警、城市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黄河(山东段)水质、主要入海河口底泥及贝类重金属、基于排污单位主体责任的污染源监测管理、环境监测新技术研究等环境监测基础工作,为提升环境管理科学化水平打基础、做储备。
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省监测站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讲政治、钻业务,以一流的能力、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业绩,建设环境监测强省、强站,坚决打好生态环境监测攻坚战。